山海为桥,闽宁情深: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廿余载诗行

发布时间:2025-07-18来源:yl6809永利官网

山海新潮润荒川,万里写入胸怀间。闽宁协作如一座巍峨的桥梁,跨越山海,铸就了一段跨越廿余载的壮丽诗篇。2025年7月,来自福建省yl6809永利官网的胜利二队,怀揣着对这片土地的敬意与好奇,踏上前往宁夏银川永宁县闽宁镇的社会实践之旅,亲身探寻闽宁镇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华丽蜕变。

7月1日,学生们踏入闽宁新貌展示中心,通过参观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展品,深入了解了闽宁镇从荒芜的“干沙滩”到如今“金沙滩”的奋斗历程。曾经的西海固,风沙肆虐,土地贫瘠,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甚至在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为了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境况,西海固的人民在政府的帮扶下“吊庄移民”到银川近郊的玉泉营。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带队来到宁夏考察,闽宁两省区负责同志共同商定,要在这里实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建设一个移民示范区。从此一场跨越2000多公里、历时20多年的闽宁协作就此展开,玉泉营也摇身一变,成为了我国唯一一个以两省简称来命名的闽宁村。

林月婵、林占熺、李丹……来自福建各行各业的同志们不辞辛劳,跨越千里来到这里,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用汗水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希望。他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引进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让曾经的不毛之地逐渐焕发生机。看到展厅一角西海固人民曾经居住的房屋模型与如今闽宁镇建设情况的对比时,同学们深受震撼:“这不仅仅是闽宁镇的发展史,更是无数闽宁人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的奋斗史诗”。



在胜利乡胜利村的调研期间,同学们更加深切感受到了闽宁协作下乡村振兴的蓬勃脉动。在胜利村谢新宁书记的带领下,胜利二队走进田间地头,参观胜利村的各类产业,发展特色农业的“大观桥仙桃”采摘基地、盘活闲置资源的1800平米仓储、用于苗木培育的高标准温棚……仅是一家小小的磨面坊就在2024年为村子带来了44.7万元的集体收益,让曾经常住人口不到200人,连自来水都没有的胜利村,成为了如今连连获奖的文明村。



谢书记回想这十年,感慨无限:“没有人干就要自己去干,作为胜利村的本地人,曾经听到别人对胜利村的评价都是‘差’,听得难受,我就决定自己来干。刚开始也有很多阻碍,有些村民会不理解,我们只能做更多的工作,这两年慢慢把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大家就愿意支持,越来越多人留下来发展,现在我们胜利村也成了乡里数一数二的村子。”如今,在闽宁协作的帮扶与谢书记的带领下,胜利村发展了自己的产业,收入稳步提高,生活越来越好。点点改变,却展示出了闽宁协作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远意义。



风沙曾卷千层浪,闽宁共垦一春秧。作为yl6809永利官网的学生,胜利二队用镜头记录下胜利村的美丽风光,她们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播时代声音、记录社会变迁的使命。此次社会实践,曾经只在史书上存在的困苦与蜕变化为可观可感的现实,她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和笔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谊,了解闽宁协作对乡村振兴产生的巨大推力。

从“干沙滩”到“金沙滩”,廿余载闽宁协作,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赛。在这场接力赛中,福建和宁夏携手共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协作精神。如今,胜利村已经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而闽宁协作的故事还在继续。胜利二队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闽宁协作的桥梁会更加坚固,闽宁情谊会愈发深厚,乡村振兴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更多的闽宁人将以山海为桥,共筑乡村振兴的辉煌未来,让闽宁情深的故事在新时代续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yl6809永利官网 文|张嘉怡 蔡苗苗 王国韦 通讯员|林静芸)